好得很程序员自学网

<tfoot draggable='sEl'></tfoot>

Linux Shell编程入门

Linux Shell编程入门

 

从程序员的角度来看, Shell本身是一种用C语言编写的程序,从用户的角度来看,Shell是用户与Linux操作系统沟通的桥梁。用户既可以输入命令执行,又可以利用 Shell脚本编程,完成更加复杂的操作。在Linux GUI日益完善的今天,在系统管理等领域,Shell编程仍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。深入地了解和熟练地掌握Shell编程,是每一个Linux用户的必修 功课之一。

Linux的Shell种类众多,常见的有:Bourne Shell(/usr/bin/sh或/bin/sh)、Bourne Again Shell(/bin/bash)、C Shell(/usr/bin/csh)、K Shell(/usr/bin/ksh)、Shell for Root(/sbin/sh),等等。不同的Shell语言的语法有所不同,所以不能交换使用。每种Shell都有其特色之处,基本上,掌握其中任何一种 就足够了。在本文中,我们关注的重点是Bash,也就是Bourne Again Shell,由于易用和免费,Bash在日常工作中被广泛使用;同时,Bash也是大多数Linux系统默认的Shell。在一般情况下,人们并不区分 Bourne Shell和Bourne Again Shell,所以,在下面的文字中,我们可以看到#!/bin/sh,它同样也可以改为#!/bin/bash。

利用vi等文本编辑器编写Shell脚本的格式是固定的,如下:

#!/bin/sh

#comments

Your commands go here

首行中的符号#!告诉系统其后路径所指定的程序即是解释此脚本文件的Shell程 序。如果首行没有这句话,在执行脚本文件的时候,将会出现错误。后续的部分就是主程序,Shell脚本像高级语言一样,也有变量赋值,也有控制语句。除第 一行外,以#开头的行就是注释行,直到此行的结束。如果一行未完成,可以在行尾加上",这个符号表明下一行与此行会合并为同一行。

编辑完毕,将脚本存盘为filename.sh,文件名后缀sh表明这是一个Bash脚本文件。执行脚本的时候,要先将脚本文件的属性改为可执行的:

chmod +x filename.sh

执行脚本的方法是:

./filename.sh

下面我们从经典的“hello world”入手,看一看最简单的Shell脚本的模样。

#!/bin/sh

#print hello world in the console window

a = "hello world"

echo $a

Shell Script是一种弱类型语言,使用变量的时候无需首先声明其类型。新的变量会在本地数据区分配内存进行存储,这个变量归当前的Shell所有,任何子进 程都不能访问本地变量。这些变量与环境变量不同,环境变量被存储在另一内存区,叫做用户环境区,这块内存中的变量可以被子进程访问。变量赋值的方式是:

variable_name = variable_value

如果对一个已经有值的变量赋值,新值将取代旧值。取值的时候要在变量名前加$,$variable_name可以在引号中使用,这一点和其他高级语言是明显不同的。如果出现混淆的情况,可以使用花括号来区分,例如:

echo "Hi, $as"

就不会输出“Hi, hello worlds”,而是输出“Hi,”。这是因为Shell把$as当成一个变量,而$as未被赋值,其值为空。正确的方法是:

echo "Hi, ${a}s"

单引号中的变量不会进行变量替换操作。 

关于变量,还需要知道几个与其相关的Linux命令。

env用于显示用户环境区中的变量及其取值;set用于显示本地数据区和用户环境区中的变量及其取值;unset用于删除指定变量当前的取值,该值将被指定为NULL;export命令用于将本地数据区中的变量转移到用户环境区。

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更复杂的例子,结合这个例子,我们来讲述Shell Script的语法。 

 1   # ! / bin / bash
 2   #  we have less than  3  arguments .   Print  the help text:
 3   if  [  $#  -lt  3  ] ;   then
 4   cat << HELP
 5         ren  -- renames a number of  files  using sed regular expressions
 6  
 7        USAGE:  ren  'regexp' 'replacement'  files
 8        EXAMPLE:  rename  all * . HTM  files  in * . html:
 9         ren  'HTM $ ' 'html' * . HTM
10  
11   HELP
12         exit   0
13   fi
14   OLD = " $1 "
15   NEW = " $2 "
16   #  The  shift   command  removes one argument from the list of
17   #   command  line arguments .
18   shift
19   shift
20   #   $ * contains now all the  files :
21   for  file in  $ * ;   do
22   if  [ -f  " $file "  ] ;   then
23       newfile = ` echo   " $file "  | sed   " s/${OLD}/${NEW}/g " `
24            if  [ -f  " $newfile "  ] ;   then
25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echo   " ERROR: $newfile exists already "
26            else
27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echo   " renaming $file to $newfile  "
28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mv  " $file "   " $newfile "
29           fi
30   fi
31   done


我们从头来看,前面两行上一个例子中已经解释过了,从第三行开始,有新的内容。if语句和其他编程语言相似,都是流程控制语句。它的语法是:

if …; then

elif …; then

else

fi

与其他语言不同,Shell Script中if语句的条件部分要以分号来分隔。第三行中的[]表示条件测试,常用的条件测试有下面几种:

[ -f "$file" ] 判断$file是否是一个文件

[ $a -lt 3 ] 判断$a的值是否小于3,同样-gt和-le分别表示大于或小于等于

[ -x "$file" ] 判断$file是否存在且有可执行权限,同样-r测试文件可读性

[ -n "$a" ] 判断变量$a是否有值,测试空串用-z

[ "$a" = "$b" ] 判断$a和$b的取值是否相等

[ cond1 -a cond2 ] 判断cond1和cond2是否同时成立,-o表示cond1和cond2有一成立

要注意条件测试部分中的空格。在方括号的两侧都有空格,在-f、-lt、=等符号两侧同样也有空格。如果没有这些空格,Shell解释脚本的时候就会出错。

$#表示包括$0在内的命令行参数的个数。在Shell中,脚本名称本身是$0,剩下的依次是$0、$1、$2…、${10}、${11},等等。$*表示整个参数列表,不包括$0,也就是说不包括文件名的参数列表。

现在我们明白第三行的含义是如果脚本文件的参数少于三个,则执行if和fi语句之间 的内容。然后,从第四行到第十一行之间的内容在Shell Script编程中被称为Here文档,Here文档用于将多行文本传递给某一命令。Here文档的格式是以<<开始,后跟一个字符串,在 Here文档结束的时候,这个字符串同样也要出现,表示文档结束。在本例中,Here文档被输出给cat命令,也即将文档内容打印在屏幕上,起到显示帮助 信息的作用。

第十二行的exit是Linux的命令,表示退出当前进程。在Shell脚本中可以使用所有的Linux命令,利用上面的cat和exit,从一方面来说,熟练使用Linux命令也可以大大减少Shell脚本的长度。

十四、十五两句是赋值语句,分别将第一和第二参数赋值给变量OLD和NEW。紧接下来的两句是注释,注释下面的两条shift的作用是将参数列表中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参数删除,后面的参数依次变为新的第一和第二参数,注意参数列表原本也不包括$0。

然后,自二十一行到三十一行是一个循环语句。Shell Script中的循环有下面几种格式:

while [ cond1 ] && { || } [ cond2 ] …; do

done

for var in …; do

done

for (( cond1; cond2; cond3 )) do

done

until [ cond1 ] && { || } [ cond2 ] …; do

done

在上面这些循环中,也可以使用类似C语言中的break和continue语句中断 当前的循环操作。第二十一行的循环是将参数列表中的参数一个一个地放入变量file中。然后进入循环,判断file是否为一个文件,如果是文件的话,则用 sed命令搜索和生成新的文件名。sed基本上可以看成一个查找替换程序,从标准输入,例如管道读入文本,并将结果输出到标准输出,sed使用正则表达式 进行搜索。在第二十三行中,backtick(`)的作用是取出两个backtick之间的命令输出结果,在这里,也就是将结果取出赋给变量 newfile。此后,判断newfile是否已经存在,否则就把file改成newfile。这样我们就明白这个脚本的作用了,Shell Script编写的其他脚本与此相似,只不过是语法和用法稍有不同而已。

通过这个例子我们明白了Shell Script的编写规则,但还有几件事情需要讲述一下。

第一个,除了if语句之外,Shell Script中也有类似C语言中多分支结构的case语句,它的语法是:

case var in

pattern 1 )

… ;;

pattern 2 )

… ;;

*)

… ;;

esac


我们再就下面一个例子,看看case语句的用法。

while getopts vc: OPTION

do

case $OPTION in

c) COPIES=$OPTARG

     ehco "$COPIES";;

v) echo "suyang";;

\?) exit 1;;

esac

done

上面的getopts类似于C语言提供的函数getopts,在Shell Script中,getopts经常和while语句联合起来使用。getopts的语法如下:

getopts option_string variable

option_string中包含一串单字符选项,若getopts在命令行参数中 发现了连字符,那么它会将连字符之后的字符与option_string进行比较,若匹配成功,则把变量variable的值设为该选项,若无匹配,则把 变量的值设为?。有时候,选项还会带一个值,例如-c5等,这时要在option_string中该选项字母后面加上一个冒号,getopts发现冒号 后,会读取该值,然后将该值放入特殊变量OPTARG中。这个命令比较复杂,如有需要,读者可以详细参阅Shell编写的相关资料。

上面这个循环的作用就是依次取出脚本名称后面的选项,进行处理,如果输入了非法选项,则进入"?指定的部分,退出脚本程序。

第二个,Bash提供了一种用于交互式应用的扩展select,用户可以从一组不同的值中进行选择。其语法如下:

select var in …; do

break;

done

例如,下面这段程序的输出是:

#!/bin/bash

echo "Your choice?"

select var in "a" "b" "c"; do

break

done

echo $var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Your choice?

1) a

2) b

3) c

第三,Shell Script中也可以使用自定义的函数,其语法形式如下:

functionname()

{

}

例如我们可以把上面第二个例子中第四到第十二行放入一个名为help函数体内,以后每次调用的时候直接写help即可。函数中处理函数调用参数的方法是,直接用上面讲过的$1、$2来分别表示第一、第二个参数,用$*表示参数列表。

第四,我们也可以在Shell下调试Shell Script脚本,当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echo输出查看变量取值了。Bash也提供了真正的调试方法,就是执行脚本的时候用-x参数。

sh ?x filename.sh

这会执行脚本并显示脚本中所有变量的取值,也可以使用参数-n,它并不执行脚本,只是返回所有的语法错误。

此文转载自:http://www.cnblogs.com/suyang/archive/2008/05/18/1201990.html,感谢原作者!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标签:  linux shell

用MVC做可拖拽的留言板,利用 Jquery模板 -- JsRender

本文主要记录 JsRender模板 的使用

先看看效果图,演示地址: http://linfei721.s5.jutuo.net/Home

其实实现div拖拽利用jQueryUI做很简单,呵呵,本文主要介绍怎么使用 JsRender 做模板

先看看表结构

 CREATE   TABLE   [  dbo  ] . [  MyNote  ]  (
      [  ID  ]   [  int  ]   IDENTITY ( 1 , 1 )  NOT   NULL ,     --  编号 
     [  NContent  ]   [  varchar  ] ( max )  NOT   NULL ,     --  留言内容 
     [  IP  ]   [  varchar  ] ( 50 )  NULL ,             --  发布者IP 
     [  Date  ]   [  datetime  ]   NOT   NULL ,             --  留言时间 
  CONSTRAINT   [  PK_MyNote  ]   PRIMARY   KEY   CLUSTERED   
(
      [  ID  ]   ASC  
)  WITH  (PAD_INDEX   =   OFF , STATISTICS_NORECOMPUTE   =   OFF , IGNORE_DUP_KEY  =   OFF , ALLOW_ROW_LOCKS   =   ON , ALLOW_PAGE_LOCKS   =   ON )  ON   [  PRIMARY  ]  
)   ON   [  PRIMARY  ] 

界面样式

     <  style  >  
        .draggable   {  
            width  :   200px  ;  
            height  :   150px  ;  
            padding  :   0.5em  ;  
            float  :   left  ;  
            margin  :   0 10px 10px 0  ;  
            border  :   1px solid #ccc  ;  
            background  :   #fafafa  ;  
            position  :   relative  ; 
         }  

            .draggable .title   {  
                cursor  :   move  ;  
                padding  :   5px  ;  
                background  :   #ccc  ;  
                color  :   #fff  ; 
             }  

            .draggable .date   {  
                position  :   absolute  ;  
                left  :   15px  ;  
                bottom  :   5px  ; 
             } 
     </  style  > 

 <  div   class  ="contentbox"   id  ="containment-wrapper"   style  ="height: 100%;"  > 
         <  div   class  ="draggable"  > 
             <  div   class  ="title"  > title </  div  >  
            内容
              <  div   class  ="date"  > 2013-05-01 </  div  > 
         </  div  > 
</ div >

先利用jQueryUI的draggable方法让我们的div可以拖拽,详细请看: http://jqueryui.com/draggable/ ,代码:

 //  让div可以拖拽 
$(".draggable" ).draggable({
    containment:  "#containment-wrapper", scroll:  false  ,
    start:   function   (e, ui) {
        $( ".draggable").zIndex("" );
        $(  this ).zIndex(1000 );
    }
});

  //  阻止文本被选中 
$(".contentcontainer").disableSelection();

这里在拖拽的事件中增加了一个 start,所有小纸条的zIndex等于空,然后在对当前拖拽的div增加到最上层,这样防止拖拽时被其他div遮挡

containment 的参数是让所有小纸条在制定的div内部

最后考虑怎么绑定数据,可以用mvc的机制,代码如下:

  View Code

但是这样不友好,我需要用无刷新的方式来实现,但是通常我们做法是字符串拼接来生成一个html的字符串

$.post("@Url.Action("NoteList")",  function   (data) {
           var  html = "" ;
         $(data).each(  function   (index, e) {
              html  += "<div class='draggable'><div class='title'>title</div>" + e.NContent + "......" ;
         });
},"json");

这样代码不好维护,使用也不方便,所以我们可以使用 jQuery模板来实现,其实网上有很多种,我找了一个叫 JsRender 的,

详细请看: https://github.com/BorisMoore/jsrender  ,里面很多案例

下面来看看代码 ,先需要定义个模板,看看代码是不是简单清晰多了,呵呵

<script src="~/Scripts/jsrender.js"></script>

<script id="Template" type="text/x-jsrender"> <div class="draggable" style="top: {{attr: top}}px; left: {{attr:left }}px;"> <div class="title">NO:{{:#index+1}}</div> {{:NContent}} <div class="date">{{:Date}}</div> </div> </script>

用{{:变量}}或{{>变量}}来显示数据 ,: 和 >的区别在于 转义html, : 会直接显示包括html代码,>是会将html转义

{{attr:变量}}表示这是属性值,其实还有很多方法,大家可以去官网看看,例如 if for 等等

这里的 {{attr:top}} Visual Studio 会提示警告,但是并不影响我们的模板

再来看看绑定的代码,就这么一句话,直接把json的数据传给模板就能生成了

$.post("@Url.Action("NoteList")",  function   (data) {
$( "#containment-wrapper").html($("#Template").render(data));
},"json");

前端的代码就写完了,再来看看 Controller 的代码

      ///   <summary> 
         ///   获取留言列表
          ///   </summary> 
         ///   <returns></returns> 
         public   ActionResult NoteList()
        {
              //  获取留言前100条 
             var  list = db.MyNote.OrderByDescending(o => o.Date).Take( 100  ).ToList();

              int  count =  list.Count;

            List < object > pos =  new  List< object > ();

            Random ra  =  new   Random();

              //  生成每个div随机偏移坐标,打乱div的位置 
             var  top = Enumerable.Range( 1 , count).Select(s => ra.Next(- 20 ,  30  )).ToList();
              var  left = Enumerable.Range( 1 , count).Select(s => ra.Next(- 20 ,  30  )).ToList();

              //  增加到集合 
             for  ( int  i =  0 ; i < count; i++ )
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pos.Add(  new  { top = top[i], left = left[i], NContent = list[i].NContent, Date =  list[i].Date });
            }

              return   JsonDate(pos);
              //  return Json(pos, JsonRequestBehavior.AllowGet); 
        }

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,

1.top和left变量,在循环或大量需要调用linq的时候,一定要使用ToList()方法存储到变量中,不要在使用时去ToList(),在循环内部去ToList()效率会非常低,之前吃过亏,呵呵

2.MVC中Controller的Json方法返回带时间的数据时,格式会变成 "\/Date(1369419656217)\/" 这样的,这里的 JsonDate 方法请看我的这个帖子: http://www.cnblogs.com/linfei721/archive/2013/05/25/3098614.html

好了,写完了,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提出来哦

 

 

分类:  jQuery ,  MVC

标签:  jQuery ,  MVC ,  JsRender

作者: Leo_wl

    

出处: http://www.cnblogs.com/Leo_wl/

    

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,欢迎转载,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,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,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

版权信息

查看更多关于Linux Shell编程入门的详细内容...

  阅读:154次

上一篇: 菜鸟如何变大虾

下一篇:SQLServer索引漫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