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得很程序员自学网

<tfoot draggable='sEl'></tfoot>

Django框架学习Templates

Django框架学习Templates

(9)Django框架学习-Templates进阶用法--上

 

也许,你想要自定义和扩展模板引擎,下面会介绍一些关于如何去扩展模板系统的方法,

了解一下模板系统的工作原理,同时也会介绍Django模板系统中的auto-escapint功能,

这是一种安全机制。

复习一下模板语言的用法

{# 模板tag的用法 #}

{% if done %}

<strong>Over</strong>

{% else %}

<strong>wait</strong>

{% endif %}

{# 模板变量的用法 #}

Now is {{ nowtime }}

在views.py中使用模板的时候:

1. 通过模板名,获得模板对象

2. 创建context对象,类似字典,用于像模板提供变量实际的值

3. 使用context对象进行模板的渲染,返回的是html网页的内容

使用RequestContext对上下文内容进行重用

当渲染一个模板的时候,我们通常使用的是django.template.Context的对象,

这里要介绍另外一个它的子类,django.template.RequestContext,

RequestContext提供了一种把不同的context内容中公共的部分提取出来的方法,

让context的内容重用。

下面来看例子:

1. Context版

from  django.template  import  loader, Context
from  django.http  import  HttpResponse

def  view_1(request) :
     # ...
    t  =  loader.get_template( 'template1.html' )
    c  =  Context({
         'app' :   'My app' ,
         'user' :  request.user,
         'ip_address' :  request.META[ 'REMOTE_ADDR' ],
         'message' :   'I am view 1.'
    })
     return  HttpResponse(t.render(c))

def  view_2(request) :
     # ...
    t  =  loader.get_template( 'template2.html' )
    c  =  Context({
         'app' :   'My app' ,
         'user' :  request.user,
         'ip_address' :  request.META[ 'REMOTE_ADDR' ],
         'message' :   'I am the second view.'
    })
     return  HttpResponse(t.render(c))

可以看到两个context的内容有些是重复的。比如app, user, ip_address

2. 下面改写成RequestContext版

from  django.template  import  loader, RequestContext
from  django.http  import  HttpResponse

# 使用context processro去提供一些context内容中公共的部分,也就是返回一个字典而已。
def  custom_proc(request) :
     "A context processor that provides 'app', 'user' and 'ip_address'."
     return  {
         'app' :   'My app' ,
         'user' :  request.user,
         'ip_address' :  request.META[ 'REMOTE_ADDR' ]
    }

def  view_1(request) :
     # ...
    t  =  loader.get_template( 'template1.html' )
     # 创建方式不同,需要提供的参数有三个,request对象,字典类型,processors可选  
    c  =  RequestContext(request, { 'message' :   'I am view 1.' }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processors = [custom_proc])
     return  HttpResponse(t.render(c))

def  view_2(request) :
     # ...
    t  =  loader.get_template( 'template2.html' )
    c  =  RequestContext(request, { 'message' :   'I am the second view.' }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processors = [custom_proc])
     return  HttpResponse(t.render(c))

可以看到所谓的context processors其实就是一个函数,参数为request,

返回一个字典类型。这就是它所做的所有的事。在这里custom_proc返回的

是包含共同的那三个参数的字典

 

RequestContext构造函数中的第三个参数processors是可选的,可以是

多个custom_proc函数的列表或是元组,在这里我们只传递了一个,可以为多个。

 

结合RequestContext使用render_to_response函数直接返回HttpResponse对象

return  render_to_response( 'template2.html' ,
        { 'message' :   'I am the second view.' },
         context_instance = RequestContext(request, processors = [custom_proc]))

以上代码就可以一步到位。

 

但是又引入了另一个问题,在每次使用render_to_response函数时,都要向

RequestContext指定所需要的context processors,因为这个原因,Django又给

我们提供了全局的processors,它默认是被传递给RequestContext对象的,这个设置

对应的是D:\Python27\Lib\site-packages\django\conf\global_setings.py文件

中TEMPLATE_CONTEXT_PROCESSORS属性,这样使用RequestContext的时候,就

不需要每次指定processors了。

我现在使用的是Django-1.4,所以路径是在这里,貌似以前的版本是直接在工程

文件夹下的settings.py文件, 上面都是一些processors函数的字符串表示,下面

介绍一些常用的默认被打开的processors提供的参数:

django.contrib.auth.context_processors.auth

user : 当前登入的用户名

perms :用户所有的权限

django.core.context_processors.debug

debug:是否打开DEBUG模式

sql_queries:{'sql': ..., 'time': ...}形式的字典信息,显示执行的每一个SQL查询和

它执行所需的时间。从Django的源码可以看出要使用这个processors,需要首先打开调

试模式,其次需要是你的IP在INITERNAL_IPS元组中。

 

INITERNAL_IPS是什么东西?

它在之前的global_settings.py文件中,目前是一个空的元组,应该是用来安全认证的设置(猜测)。

django.core.context_processors.request

这就是request对象的processors,估计是直接返回request对象。

源代码和想像的一样。

 

一些关于自定义全局processors的建议:

1. 确保你的每个processor只对应一小部分的功能需要的数据,这样才能保证重用性更强,

组合方式更多,不会太重复。

 

2. 一旦定义了全局processor,那么它将对使用RequestContext的所有模板文件可见,

所以需要注意模板变量名字的选择,一种比较好的作法是全局processor中的变量全部使用大写。

 

3. 习惯把processors函数放在名为context_processors.py文件中,命名习惯而已。只要你在

TEMPLATE_CONTEXT_PROCESSORS元组中写对你的路径就可以。



通过 为知笔记 发布



作者: btchenguang

出处: http://www.cnblogs.com/btchenguang/

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,欢迎转载,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,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,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.

分类:  python ,  framework ,  django

标签:  django ,  framework ,  python

作者: Leo_wl

    

出处: http://www.cnblogs.com/Leo_wl/

    

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,欢迎转载,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,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,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

版权信息

查看更多关于Django框架学习Templates的详细内容...

  阅读:45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