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得很程序员自学网

<tfoot draggable='sEl'></tfoot>

如何搭建一个数据库服务器平台

玩 Oracle 2年多 了,从接触 Oracle 到现在,一直没有停止过学习。 要学的东西太多,刚入门的时候是这样的感觉,现在还是这样的感觉。 有时候也在想,还要学多长时间才能感觉自我良好了,有十足的自信心了。 很多朋友都想做 DBA , 因为他们觉得这一个高薪的

设置session_cached_cursors= 100. 这个参数是静态参数,修改需要重启数据库。


SQL> Alter system set open_cursors=1000scope=both sid='*';

System altered.

SQL> Alter system setsession_cached_cursors=100 scope=spfile sid='*';

System altered.






5. 启动归档模式,并部署定期删除归档文件脚本 .

生产库必定运行在归档模式下,因为通过归档,我们对数据进行恢复。我们 RMAN 备份, Data Guard 也需要归档文件。

数据库归档非归档的切换比较简单。

SQL> alter system set log_archive_dest_1='location=/u01/newccs_archive';

SQL> shutdown immediate

SQL> startup mount;

SQL> alter database archivelog;

SQL> alter database open;

SQL> archive log list;

Database log mode Archive Mode

Automatic archival Enabled

Archive destination /u01/newccs_archive

Oldest online log sequence 27622

Next log sequence to archive 0

Current log sequence 27624

Oracle 归档与非归档的切换

http://blog.csdn.net/tianlesoftware/archive/2009/10/19/4693470.aspx

要强调的一点,在切换为归档之前一定要指定归档目录,即 log_archive_dest_1 。 这个目录用来指定归档文件存放的位置,如果不指定,就会放到闪回区。 闪回区默认只有 2G ,一但满了之后就会出现问题,如导致数据库 hang 或者不能启动。 这个也是初学者容易犯的问题。 要是遇到这种问题,处理方法参考我的 blog :

ORA-16014: log string sequence# string not archived, no available destinations Flash Recovery Area 空间不足

http://blog.csdn.net/tianlesoftware/archive/2010/04/29/5537550.aspx

删除归档日志的脚本,请参考 BLog :

http://blog.csdn.net/tianlesoftware/archive/2010/01/20/5211659.aspx

6. 开启 Flashback

Flashback 技术是以 Undo segment 中的内容为基础的, 因此受限于 UNDO_RETENTON 参数。要使用 flashback 的特性,必须启用自动撤销管理表空间。

在 Oracle 10g 中, Flash back 家族分为以下成员: Flashback Database , Flashback Drop , Flashback Query( 分 Flashback Query,Flashback Version Query , Flashback Transaction Query 三种 ) 和 Flashback Table 。

Flashback 是不完全恢复的一种补充,它很灵活。但是 Flashback Database 默认是关闭的,所以我们要启动它。

要注意的是:启动它必须在 mount 状态

SQL> startup mount

SQL> select name, current_scn, flashback_on from v$database;

NAME CURRENT_SCN FLASHBACK_ON

--------- 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-

ORCL 0 NO

SQL> alter database flashback on;

数据库已更改。

SQL> select name, current_scn, flashback_on from v$database;

NAME CURRENT_SCN FLASHBACK_ON

--------- 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-

ORCL 0 YES

Oracle Flashback 技术 总结

http://blog.csdn.net/tianlesoftware/archive/2009/10/16/4677378.aspx

7. 检查 redo

Redo 里记录的是数据库的操作。 在相关事务操作的时候,都会是先写 redo ,等 redo 写完会再去修改相应的数据。 这也 Oracle 的一种机制。如果出现问题,也可以通过这些记录进行恢复。

Redo 默认有 3 个组,每个组有一个文件,每个文件 50M 。

将 redo log 的文件大小改成 100M 一个。 每组创建 2 个成员。 最好将每组的 2 个成员放在不同的磁盘上。 因为写 redo 的时候是并行的,放在一起,可能会出现等待事件: Log file parallel write 。

关于等待事件,参考:

Oracle 常见的 33 个等待事件

http://blog.csdn.net/tianlesoftware/archive/2010/08/12/5807800.aspx

与控制文件一样,如果每组具有多个成员(事实也应当如此),那么仍然不必担心保持这些成员同步的问题。 LGWR 能够确保对所有成员进行并行写操作,从而使这些成员完全相同。如果丢失某个组的一个成员,只要还存在其他成员,数据库仍然能够继续运行。

Redo 空间的不足还会导致一种警告: checkpoint not complete. 具体参考 Blog :

Redo Log 和 Checkpoint not complete

http://blog.csdn.net/tianlesoftware/archive/2009/12/01/4908066.aspx

RedoLog Checkpoint 和 SCN 关系

http://blog.csdn.net/tianlesoftware/archive/2010/01/25/5251916.aspx

显示当前归档日志组和成员:
SQL> select group#,member from v$logfile;

GROUP# MEMBER

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3 D:/ORACLE/PRODUCT/10.2.0/ORADATA/ORCL/REDO03.LOG

2 D:/ORACLE/PRODUCT/10.2.0/ORADATA/ORCL/REDO02.LOG

1 D:/ORACLE/PRODUCT/10.2.0/ORADATA/ORCL/REDO01.LOG

添加 redo log 组:
SQL> alter database add logfile group 4 ('D:/ORACLE/PRODUCT/10.2.0/ORADATA/ORCL/REDO04.LOG') size 10m;

SQL> select group#,member from v$logfile;

GROUP# MEMBER

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3 D:/ORACLE/PRODUCT/10.2.0/ORADATA/ORCL/REDO03.LOG

2 D:/ORACLE/PRODUCT/10.2.0/ORADATA/ORCL/REDO02.LOG

1 D:/ORACLE/PRODUCT/10.2.0/ORADATA/ORCL/REDO01.LOG

4 D:/ORACLE/PRODUCT/10.2.0/ORADATA/ORCL/REDO04.LOG

检查新加入的 log 状态
SQL> select group#,sequence#,bytes,members,status from v$log;

GROUP# SEQUENCE# BYTES MEMBERS STATUS

---------- ---------- ---------- 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

1 17 52428800 1 CURRENT

4 0 10485760 1 UNUSED

3 16 52428800 1 INACTIVE

2 15 52428800 1 INACTIVE
(虽然这里是 UNUSED 的状态,但是通过切换日志文件或者数据库自动切换,该文件会被改为 active 状态)

添加新的文件到 group 1
SQL> alter database add logfile member 'D:/ORACLE/PRODUCT/10.2.0/ORADATA/ORCL/REDO05.LOG' to group 1;
SQL> select group#,sequence#,bytes,members,status from v$log;

GROUP# SEQUENCE# BYTES MEMBERS STATUS

---------- ---------- ---------- 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

1 17 52428800 2 CURRENT

4 0 10485760 1 UNUSED

3 16 52428800 1 INACTIVE

2 15 52428800 1 INACTIVE
这里的 group 组中的 member 就变为 2 ;


SQL> select member from v$logfile where group#=1;

MEMBER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D:/ORACLE/PRODUCT/10.2.0/ORADATA/ORCL/REDO01.LOG

D:/ORACLE/PRODUCT/10.2.0/ORADATA/ORCL/REDO05.LOG

删除新增的 group 4
SQL> alter database drop logfile group 4;

删除新增的 group 1 的 logfile ;
SQL> alter database drop logfile member 'D:/ORACLE/PRODUCT/10.2.0/ORADATA/ORCL/REDO05.LOG';

清空 logfile :
SQL> alter database clear logfile 'D:/ORACLE/PRODUCT/10.2.0/ORADATA/ORCL/REDO01.LOG';


SQL> select group#,sequence#,bytes,members,status from v$log;

GROUP# SEQUENCE# BYTES MEMBERS STATUS

---------- ---------- ---------- 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

1 17 52428800 1 ACTIVE

2 18 52428800 1 CURRENT

3 0 52428800 1 UNUSED

8. 设置 CONTROL_FILE_RECORD_KEEP_TIME 参数

该参数设置控制文件中存储备份记录的时间,在用 RMAN 的时候会涉及到这个参数。 备份记录包括完全的数据库备份记录,以及指定的数据文件,控制文件,参数文件和归档目录的备份记录。 数据库参数 CONTROL_FILE_RECORD_KEEP_TIME 以天为单位(默认值为 7 天),因此在默认情况下, Oracle 会将 RMAN 备份和恢复记录保存 7 天。 可以将该参数设置为 0 到 365 之间的任意值。

CONTROL_FILE_RECORD_KEEP_TIME 参数会影响一系列的数据库操作。 首先,产生 RMAN 备份时,由于与这些备份相关的记录存储在控制文件中,所以该参数直接影响数据库控制文件的大小。 备份记录将不断的保存在控制文件中,控制文件将耗尽空间。 这时, Oracle 会扩展控制文件来调整备份记录所需的存储空间。 此外,设置为 0 时,将禁止扩展控制文件,并且会使得 RMAN 备份的保存周期不稳定。

建议将 CONTROL_FILE_RECORD_KEEP_TIME 参数设置为不小于选中数据库的备份保存周期 ,否则就可能在备份介质上有数据库备份,但是控制文件不存在与备份相关的备份记录,在这种情况下,将无法恢复这些较早的文件。这个参数根据自己的本份策略来决定。

SQL> select name,value from v$parameter where name='control_file_record_keep_time';

NAME VALUE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control_file_record_keep_time 7

SQL> alter system set control_file_record_keep_time=20;

系统已更改。

SQL> show parameter control_file_record_keep_time

NAME TYPE VALUE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control_file_record_keep_time integer 20

SQL>

关于 RMAN 与 control_file_record_keep_time 的内容参考:

RMAN 系列(二) ---- RMAN 设置和配置

http://blog.csdn.net/tianlesoftware/archive/2010/06/16/5674309.aspx

9. 设置 open_links_per_instance 和 open_links 参数

关于这 2 个参数的说明,参考 Blog :

open_links_per_instance 和 open_links 参数说明

http://blog.csdn.net/tianlesoftware/archive/2010/12/22/6090729.aspx

这 2 个参数修改之后,需要重启才能生效 ,所以,在安装 DB 的时候,就把这个参数修改了。 默认值是 4 ,如果用到话就太小了。 所以在安装的时候,就给修改了。 修改建议值: 100 。

SQL> alter system set open_links=100 scope=spfile;

系统已更改。

10.修改用户的profile 参数

SQL> alter profile DEFAULT limit FAILED_LOGIN_ATTEMPTS UNLIMITED;

Profile altered.



11. 查看更多关于如何搭建一个数据库服务器平台的详细内容...

  阅读:49次